科创板企业估值逻辑与投资策略需要结合其特殊性进行系统性分析,主要特点包括高研发投入、强成长性、技术壁垒以及政策导向。以下是核心要点: 一、估值逻辑的差异化特征1. 研发投入资本化评估科创板企业普遍采用"市研率
2023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呈现显著分化,主要受货币政策路径差异、地缘政治冲突与经济周期错配影响。以下为关键点复盘及规律总结:
1. 发达市场股市表现强劲
美股领涨:标普500年涨幅超24%,科技"七巨头"(苹果、微软等)贡献主要涨幅,AI革命推动纳指全年涨43%。盈利预期改善与流动性宽松预期主导行情。
日股创新高:日经225指数突破1989年纪录,全年涨28%。日元贬值、企业治理改革及巴菲特增持提振外资流入。
欧股相对疲软:斯托克600指数仅涨12%,能源危机余波与紧缩政策抑制表现。
2. 债券市场剧烈波动
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: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年内振幅超150BP,峰值突破5%后回落至3.88%。市场在"通胀顽固论"与"衰退交易"间反复切换。
信用债利差收窄:美国高收益债利差从年初520BP缩至320BP,反映风险偏好回升。中国地产美元债受违约潮冲击,部分品种收益率高达80%。
3. 大宗商品分化明显
黄金创历史新高:COMEX黄金现货最高触及2152美元/,实际利率下行+央行购金(中国央行全年增持225吨)支撑金价。
原油冲高回落:布伦特原油全年微跌10%,OPEC+减产与需求担忧博弈,地缘溢价(俄乌冲突+巴以冲突)短暂推升价格。
工业金属承压:LME铜价全年持平,中国地产下行拖累需求;锂钴等新能源金属价格腰斩,产能过剩问题凸显。
4. 外汇市场美元先强后弱
DXY指数全年跌2.1%:美联储加息尾声预期压制美元,但避险属性使其Q3显著反弹。日元贬值14%成为最弱G10货币,日本央行维持YCC政策至年底。
汇率双向波动:在岸全年贬值2.9%,中美利差扩大与结售汇需求变化形成拉锯。
5. 另类资产亮点
比特币暴涨154%:现货ETF获批预期推动加密资产复苏,机构参与度提升。
REITs表现低迷:美国权益型REITs指数下跌1.2%,高利率环境压制估值。
核心驱动逻辑:
1. 流动性预期切换:市场从交易"higher for longer"转向2024年降息,美债利率见顶引发资产重定价。
2. AI技术突破:算力需求爆发改变科技股盈利增长曲线,英伟达全年涨239%成标志性事件。
3. 地缘避险情绪:俄乌冲突持久化叠加巴以冲突,黄金与美元阶段性受益。
历史比较视角:
2023年呈现与2019年相似特征——紧缩周期末端+软着陆预期,但通胀绝对水平更高。大类资产波动率(MOVE指数)全年下降25%,反映市场适应高利率环境。
未来需关注三点:美联储政策滞后效应、中国稳增长政策力度、全球供应链重构对通胀结构的长期影响。资产配置建议向优质权益资产倾斜,债券侧重短久期,大宗商品关注结构性供给约束品种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