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聚焦金融百科信息网 >> 股票知识 >> 详情

基建投资加码,工程机械行业否极泰来?


2025-09-14

基建投资加码对工程机械行业确实可能带来显著的提振作用,但“否极泰来”的判定需结合多重因素综合分析。以下从行业动因、挑战及长期趋势展开:

1. 政策驱动的直接利好

2023年以来,中国多地推出新一轮基建项目,涵盖交通(如高铁、城轨)、水利(防洪工程)、新基建(5G基站、数据中心)等领域。财政专项债发行提速,2023年Q1新增专项债规模达1.3万亿元,同比增长63%,直接拉动挖掘机、混凝土机械等需求。根据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数据,5月挖掘机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18%,环比回升12%,释放边际改善信号。

2. 行业周期的结构性特征

工程机械受“朱格拉周期”(设备更新周期)影响,2016-2021年高峰后进入调整期。当前存量设备淘汰(国四排放标准实施)与换机需求(约40%设备使用超8年)形成支撑。但短期仍需消化此前透支性采购的库存,部分厂商二线品牌产能出清尚未结束。

3. 国际市场的对冲作用
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基建合作深化,2023年1-4月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34%,东南亚矿山开发、中东新城建设拉动履带起重机、矿用卡车需求。三一重工海外收入占比已超50%,徐工机械在巴西、土耳其建立本地化工厂,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。

4. 技术创新重塑竞争格局

电动化(如三一SY19E电动挖机)、智能化(无人摊铺机、远程操控)成为新增长点。工信部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明确支持工程机械智能化改造,头部厂商研发投入占比超5%,技术壁垒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(CR10超80%)。

5. 风险因素仍需警惕

• 上游成本压力:钢材占生产成本30%,2023年Q2螺纹钢均价仍高于2019年水平;

• 房地产投资拖累:占工程机械需求25%的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15个月负增长;

• 地方财政约束:部分省市专项债偿付率超过120%,基建落地速度或受限。

结论:基建加码将带动工程机械行业阶段性复苏,但反转需观察地产回暖进度及企业盈利质量改善。长期看,电动化转型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更可能突破周期桎梏。预计2023H2行业营收同比转正,利润修复或延迟至2024年。

标签: